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《最後的作業》迴響By首演觀眾楊小姐



來自一般觀眾的迴響,有夠細心有夠認真。
有破點梗,但你確定還不來看嗎?
by the way,華山根本就是演員練功跟考驗耐心的地方。

路崎門<最後的作業>
一層又一層的抽絲剝繭,抽盡複雜的人性百態,剝開糾結的愛恨情仇。

改編自湊佳苗(<告白>的作者)小說<往復書簡>的舞台劇<最後的作業>,承襲了原作者的一貫風格,將劇情線埋伏在看似平淡無奇的每一刻裡,慢慢地一步一步逼近核心,直到最後一霎那,才將整個故事完滿的呈現在觀者眼前。

故事發生的背景很單純,是一位初任教師的劉大明,收到昔日國小老師美智的來信,信中囑咐他去拜訪六位之前教過的學生,並將他們的近況告訴她,欣然接受這份「最後作業」的大明,展開了一場無法預料的傷痛旅程。

整齣劇的進行,大致是由男主角與其餘六位飾演美智老師學生的演員一對一的交談,並在戲中夾雜一些能推動情節的獨白和事件,以劇本結構的分析看來,這齣劇似乎過於單調,但實則不然,幕幕皆牽動著我的心。

白色的舞台背景,加上纖細木條所構成的簡單迴廊,一開始就給人一種慘淡的感覺。導演更運用了六張普通的「椅子」,呈現出許多精彩的意象。六張椅子代表著六位學生,當它們排成一列時,是教室的課桌椅,兩兩相對時,成了餐廳的座位,而當六張椅子全部合併,病床或棺材的意像即栩栩如生的出現在我眼前。這種使用簡單道具來造就布景的作法,極簡又充滿含意,比直接放上仿真道具來得更具說服力。

劇本的語言,加入許多台灣的特色,將原著拗口的書信體,改為平易近人的對白。劇中的工頭角色,更有許多鮮明的個性語言,相對於他,其他角色的對白在編寫上就缺少了強烈的個性,不過這點完全沒影響到這齣劇,因為每位演員在角色詮釋時,除了藉由語氣和肢體動作帶出個性的差異外,更藉著不同的心境轉折,將個體的獨特性清晰呈現。

開場時零落的鋼琴聲,像時光隧道般,把人帶往過去。配樂也是這齣劇中,令我相當喜愛的一環,常悄悄地來,又悄悄地流逝,一點都不唐突。非音樂性的環境音效則在不經意間引領我置身演員所敘說的場景中。可能是場地的關係,音樂有時會或多或少的蓋住演員的聲音,而使單靠演員口述的劇情無法清楚傳達,這是唯一的美中不足。

  喜歡GOBO投影在牆上的使用,有陳舊的年代感。而演員的影子投在牆上,則有沉重悲戚的感覺。燈光和煙霧運用,讓我捕捉到好幾個殘酷又美麗的畫面。但是,另外裝上的黃色燈泡在快速明滅時,有些使我分心,也些許地破壞了當時沉重的氣氛,我不太喜歡;而正前方電腦燈在剛開啟時的輕微顏色錯亂和過於快速的進燈,則是我認為最可惜的地方。
  
  一場古岡和曉惠餐廳用餐的戲,顯現出導演細膩的功力,兩人來回在不同的椅子間交換、坐下,營造出充滿詩意的氛圍,最喜歡兩人背對著坐在邊緣兩張椅子上的一景,感覺兩個人想要刻意地遠離對方,但卻又持續地對著彼此說話,有一種很揪心的痛在心中滋生。男主角和落水學生彼此相呼應的隔空電話也搭配得很巧妙,加上背景的電話聲,造就了一種失落的感覺。六張椅子面對面排成一塊兒時,彷彿真的有看不見的死者躺在上面,畫面感很強烈,而當落水學生一躺上椅子的那刻,這場戲的張力便完全被帶了出來。年輕女孩吵著跳樓的橋段,氣氛逗趣許多,除去前面過於沉重的氛圍,有達到「削減」的效果。不過,僅僅因為這個單一事件,而使落水男孩的思想完全改變,變得積極向上的劇情轉折,卻令人感到唐突不順暢,有點「機器神」的意味。

  看完<最後的作業>讓我對劇場有新的想法,不同於注重聲光效果的電影,劇場的在情感上詮釋,更令人動容!沒有逼真寫實的畫面,因為這些完全不需要,透過演員的娓娓道來,我彷彿能循著聲音,找到事發當下每一刻的情感掙扎,而這些常常是聲光效果所無法帶來的,也是劇場的迷人之處。

  <最後的作業>帶給我許多人際關係的思考,像剛喝完的陳年老酒般,令人感到餘韻猶存,雖然有小缺失,但瑕不掩瑜地帶給我一個很美好的夜晚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想請問像這樣改編自日本小說的戲,有得到作者授權嗎?

Unknown 提到...

感謝這位觀眾的提問
我們有取得日本方面出版社以及湊佳苗本人的同意才進行演出的。